2025 01 No.190 80-90
入罪谨慎与去罪宽宥:现代化视域中的轻罪治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重大项目“大数据司法权力运用与人权保障界域研究”(24JJD820014);
中南大学“高端智库”项目“数字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问题研究”(2024znzk04)
邮箱(Email):
DOI:
10.14134/j.cnki.cn33-1337/c.2025.01.008
中文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轻罪治理现代化是刑事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轻罪治理价值理性包括刑法谦抑慎重理念、刑法机能二元平衡、刑事政策“轻轻重重”以及刑罚宽和适度等内容。以轻罪价值理性为目标予以衡量,当前我国轻罪治理存在入罪范围过于宽泛、罪名设置相对随意、出罪通道狭窄、轻罪治理过度依赖刑法以及犯罪附随后果严厉等问题。为此,应当围绕入罪谨慎与去罪宽宥的目标,在立法上实现轻罪罪名合理调控、入罪标准适当提升、轻罪行为适度回归治安处罚调整;在司法上发挥程序过滤效应,实现轻罪罪犯处遇宽和,以轻罪记录封存和犯罪附随后果清理实现轻罪去罪宽宥。
关键词(KeyWords):
刑事法治现代化;价值理性;工具理性;轻罪治理;犯罪附随后果
1,349 | 0 | 80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参考文献
[1]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05.
[2]卢艳香.中国式现代化的五重维度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3):21-27.
[3]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4]杜威.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治理现代化中的协同[J].领导科学,2020(14):4-8.
[5]陈宝胜,李学敏.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演进过程与理性逻辑[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1):5-14.
[6]陈兴良.轻罪治理的理论思考[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3):3-18.
[7]黄荣坚.基础刑法学:上[M].3版.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43.
[8]相雅芳,丁晓强.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及启示[J].求是学刊,2023(5):14-23.
[9]储槐植.严而不厉:为刑法修订设计政策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6):101-109.
[10]刘艳红.犯罪圈均衡化与刑罚轻缓化:轻罪时代我国刑事立法发展方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1):17-31.
[11]刘艳红.轻罪时代刑事立法泛刑化与重刑化之理性反思——以《刑法修正案(十二)》为视角[J].法学评论,2024(2):11-22.
[12]周光权.有必要在我国增设危险驾驶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8-18(7).
[13]何荣功.轻罪立法的实践悖论与法理反思[J].中外法学,2023(4):943-962.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R/OL].(2024-03-09)[2024-05-06].https://www.spp.gov.cn/xwfbh/wsfbh/202403/t20240309_648173.shtml.
[15]徐伟,何野.大学生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何以发生?——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犯罪研究,2023(5):50-63.
[16]高旭.中国台湾地区官方数据:近十年来犯罪件数减少44.82%[EB/OL].(2015-09-02)[2024-05-06].http://www.taiwan.cn/taiwan/jsxw/201509/t20150902_10598585.htm.
[17]中国台湾地区警政署统计室.主要警政统计指标[EB/OL].(2023-08-01)[2024-09-06].https://www.cprc.moj.gov.tw/1563/1590/1592/40644/post.
[18]张荆.日本社会治安管理机制与犯罪防控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7-77.
[19]罗翔,许华萍.沈家本思想与当代重刑主义思潮的检讨性反思[J].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3(6):20-33.
[20]彭文华.我国犯罪附随后果制度规范化研究[J].法学研究,2022(6):171-188.
[21]王志远.犯罪控制策略视野下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优化研究[J].清华法学,2023(5):59-76.
[22]周光权.论通过增设轻罪实现妥当的处罚——积极刑法立法观的再阐释[J].比较法研究,2020(6):40-53.
[23]贝克.不被犯罪化的权利:刑法规制的界限[M].王晓晓,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10.
[24]苗生明.醉酒型危险驾驶的治罪与治理——兼论我国轻罪治理体系的完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1):3-16.
[25]斯特法妮.法国刑法总论精义[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81.
[26]史令珊.积极义务、犯罪化与信息网络犯罪治理[J].法学评论,2024(2):112-121.
[27]樊崇义.中国式刑事司法现代化下轻罪治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法律评论,2023(4):191-201.
[28]张杰.行刑衔接视阈下轻罪出罪路径优化探析[J].法学论坛,2024(2):29-38.
[29]林钰雄.检察官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78.
[30]应勇.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24-03-16(4).
[31]陈瑞华.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J].现代法学,2023(1):145-163.
[32]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宣章良.醉驾附条件相对不起诉之探讨——以“瑞安模式”为蓝本的分析[J].犯罪研究,2020(5):46-58.
[33]赖早兴.国外行刑社会化及我国行刑社会化之完善[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1):29-32.
[34]周光权.短期自由刑的适用控制与轻罪治理策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32-139.
[35]张德军.短期自由刑执行机制改革研究——以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为视角[J].法学论坛,2014(4):123-128.
[36]邵玉婷.前科就业限制的比例原则规制[J].东方法学,2017(3):151-160.
[37]HORN A E.Wrongful Collateral Consequences [J].The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2019,87(2):315-372.
[38]孙道萃.网络刑法的发展回溯与理论供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126-148.
[39]卢建平.轻罪时代的犯罪治理方略[J].政治与法律,2022(1):51-66.
(1)笔者对交通管理部门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血液酒精含量在120毫克/100毫升以下的案件中,发生轻微交通事故案件的占比不到20%。
(2)笔者通过对70余万份起诉书的统计分析发现,血液酒精含量在120毫克/100毫升以下的案件中,发生轻微交通事故案件的占比不到20%;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机动车肇事导致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中,酒驾与醉驾总计仅占4.21%,与无证驾驶、未保持安全车距等一般违章基本持平,是未按规定让行导致事故的1/3。
(3)参见2023年12月28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高检发办字[2023]187号)第11条、第12条。
[2]卢艳香.中国式现代化的五重维度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3):21-27.
[3]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4]杜威.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治理现代化中的协同[J].领导科学,2020(14):4-8.
[5]陈宝胜,李学敏.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演进过程与理性逻辑[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1):5-14.
[6]陈兴良.轻罪治理的理论思考[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3):3-18.
[7]黄荣坚.基础刑法学:上[M].3版.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43.
[8]相雅芳,丁晓强.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及启示[J].求是学刊,2023(5):14-23.
[9]储槐植.严而不厉:为刑法修订设计政策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6):101-109.
[10]刘艳红.犯罪圈均衡化与刑罚轻缓化:轻罪时代我国刑事立法发展方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1):17-31.
[11]刘艳红.轻罪时代刑事立法泛刑化与重刑化之理性反思——以《刑法修正案(十二)》为视角[J].法学评论,2024(2):11-22.
[12]周光权.有必要在我国增设危险驾驶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8-18(7).
[13]何荣功.轻罪立法的实践悖论与法理反思[J].中外法学,2023(4):943-962.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R/OL].(2024-03-09)[2024-05-06].https://www.spp.gov.cn/xwfbh/wsfbh/202403/t20240309_648173.shtml.
[15]徐伟,何野.大学生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何以发生?——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犯罪研究,2023(5):50-63.
[16]高旭.中国台湾地区官方数据:近十年来犯罪件数减少44.82%[EB/OL].(2015-09-02)[2024-05-06].http://www.taiwan.cn/taiwan/jsxw/201509/t20150902_10598585.htm.
[17]中国台湾地区警政署统计室.主要警政统计指标[EB/OL].(2023-08-01)[2024-09-06].https://www.cprc.moj.gov.tw/1563/1590/1592/40644/post.
[18]张荆.日本社会治安管理机制与犯罪防控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7-77.
[19]罗翔,许华萍.沈家本思想与当代重刑主义思潮的检讨性反思[J].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3(6):20-33.
[20]彭文华.我国犯罪附随后果制度规范化研究[J].法学研究,2022(6):171-188.
[21]王志远.犯罪控制策略视野下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优化研究[J].清华法学,2023(5):59-76.
[22]周光权.论通过增设轻罪实现妥当的处罚——积极刑法立法观的再阐释[J].比较法研究,2020(6):40-53.
[23]贝克.不被犯罪化的权利:刑法规制的界限[M].王晓晓,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10.
[24]苗生明.醉酒型危险驾驶的治罪与治理——兼论我国轻罪治理体系的完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1):3-16.
[25]斯特法妮.法国刑法总论精义[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81.
[26]史令珊.积极义务、犯罪化与信息网络犯罪治理[J].法学评论,2024(2):112-121.
[27]樊崇义.中国式刑事司法现代化下轻罪治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法律评论,2023(4):191-201.
[28]张杰.行刑衔接视阈下轻罪出罪路径优化探析[J].法学论坛,2024(2):29-38.
[29]林钰雄.检察官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78.
[30]应勇.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24-03-16(4).
[31]陈瑞华.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J].现代法学,2023(1):145-163.
[32]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宣章良.醉驾附条件相对不起诉之探讨——以“瑞安模式”为蓝本的分析[J].犯罪研究,2020(5):46-58.
[33]赖早兴.国外行刑社会化及我国行刑社会化之完善[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1):29-32.
[34]周光权.短期自由刑的适用控制与轻罪治理策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32-139.
[35]张德军.短期自由刑执行机制改革研究——以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为视角[J].法学论坛,2014(4):123-128.
[36]邵玉婷.前科就业限制的比例原则规制[J].东方法学,2017(3):151-160.
[37]HORN A E.Wrongful Collateral Consequences [J].The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2019,87(2):315-372.
[38]孙道萃.网络刑法的发展回溯与理论供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126-148.
[39]卢建平.轻罪时代的犯罪治理方略[J].政治与法律,2022(1):51-66.
(1)笔者对交通管理部门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血液酒精含量在120毫克/100毫升以下的案件中,发生轻微交通事故案件的占比不到20%。
(2)笔者通过对70余万份起诉书的统计分析发现,血液酒精含量在120毫克/100毫升以下的案件中,发生轻微交通事故案件的占比不到20%;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机动车肇事导致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中,酒驾与醉驾总计仅占4.21%,与无证驾驶、未保持安全车距等一般违章基本持平,是未按规定让行导致事故的1/3。
(3)参见2023年12月28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高检发办字[2023]187号)第11条、第12条。
基本信息:
DOI:10.14134/j.cnki.cn33-1337/c.2025.01.008
中图分类号:D924.3
引用信息:
[1]张杰.入罪谨慎与去罪宽宥:现代化视域中的轻罪治理[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5,No.190(01):80-90.DOI:10.14134/j.cnki.cn33-1337/c.2025.01.008.
基金信息:
教育部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重大项目“大数据司法权力运用与人权保障界域研究”(24JJD820014); 中南大学“高端智库”项目“数字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问题研究”(2024znzk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