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gaojisousuo advsearchresultpage
标题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通讯作者 基金
DOI 栏目
摘要
时间范围 -
重 置 检 索   简单检索

文献

排序: 时间 相关度 下载频次 被引频次
法学

“易自然”构国际法治:论国际法律秩序之兴革

王贵国;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社会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构建国际法治的建议,以在国际和国家两个层面构建法治社会。经过20余年的努力,该建议被纳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然就构建国际法治的方式方法、国际法治应反映的价值等,国际社会甚少论及。本文以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易》的天道自然观,如革卦的哲学思想为基础,探讨国际法治提出之时代背景与价值,分析构建国际法治之必要性、必要条件及其所应反映的价值。本文建议国际法治之构建应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石,以国际秩序的与时偕行为方向,以履卦和随卦的思想为行动准则,提出国际法治应以万物和谐为终极目标,包括人与人的平等、国家与国家的平等、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自然与自然的和谐。

2025 年 01 期 No.190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部门合作专项研究课题“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与我国现代法治文明研究”(24BMHZ093YB)
[下载次数: 11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专题

流动的代际效应:外出务工对子女成年后生育的影响

石智雷;王赟;

大规模人口流动产生的留守、随迁儿童,步入成年后会有着怎样的行为和态度?基于第四期湖北百县生育调查(2023)数据,分析父母外出务工对子女成年后生育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显著提升了子女成年后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户籍地降水越多、地形起伏度越小,父母外出务工的可能性越大,其子女成年后生育增加的概率更大。父母外出务工对经济水平较高和生育率较低地区、婚姻高匹配和养育花费较低的成年子女生育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能够通过子女家庭收入增加与职业地位上升两条路径,对子女成年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发挥作用。研究从外出务工的代际角度,为新时期缓解我国少子化进程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

2025 年 01 期 No.19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流动人口二代成年后面临的问题研究”(22&ZD196)
[下载次数: 71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法学

个人法益视角下数据共享与跨境流通的法律保护体系构建

刘艳红;姜文智;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基础性资源需要通过共享与跨境流通来发掘潜在价值,但当前数据共享的各环节面临安全风险,而且数据跨境流通过程中监管乏力,应该基于对个人法益的保护诉求来加以完善。在数据共享的全流程中,在数据共享前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在数据共享中引入数据中介机制来审核数据质量并优化共享双方的衔接模式,在数据共享后对数据进行追踪,防止数据被二次加工而侵害公民个人法益。在数据跨境流通过程中构建监管机制,应该借鉴域外现有规范,审查数据实质内容中是否涉及公民个人隐私、是否坚持数据最小化原则以及是否保证数据透明度,同时确保数据跨境流通的通道能安全运行,并对数据持有者与数据使用者这两个平台展开有效监管。

2025 年 01 期 No.19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的刑事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构研究”(21&ZD209)
[下载次数: 37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经济与管理

数字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模式——基于大健康产业分析

房宏琳;

产业融合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数字技术促进大健康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催生出一系列健康服务领域的新模式和新业态。数字技术通过加快技术创新、促进资源聚合、触动组织变革、完善治理体系而实现大健康产业内部的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赋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创造出基于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及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驱动产业新变革。着眼未来,我们要从科技创新、数据共享、社会参与、完善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系统优化,推动大健康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 年 01 期 No.19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推动新兴产业创新的制度逻辑与系统构建研究”(22&ZD099);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专题项目“黑龙江发挥国有企业支柱作用实践研究”(23XZT038)
[下载次数: 1,15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经济与管理

人工智能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的路径研究

姚树俊;董哲铭;

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支撑力。探讨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关系,有助于加快整合创新资源,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发展新优势。文章选取2011—2021年中国战略性产业相关企业数据,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改进法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测算,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关系与作用路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且促进作用随时间推演呈倒“U”型态势;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强链补链”与“效能激发”两条路径上;相较于电器材料、计算机设备等行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与仪器仪表制造业中人工智能的助推作用尤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发挥强链补链创新性资源配置优势,挖掘人力效能潜力,提升新质生产力,进而推动战略性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 年 01 期 No.19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绿色金融驱动的互联网供应链产品服务能力统计测度与创新路径研究”(19BTJ056);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数字经济驱动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统计监测研究”(2023LY081); 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双碳’目标下数字技术赋能榆林产业绿色技术创新路径研究”(2023-CXY-187)
[下载次数: 85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经济与管理

反思型发展理论对传统发展理论的批判与拓展

丁韶彬;方柏华;

某种程度上,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新自由主义等传统发展理论都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追求普适性的发展知识,忽视个体、社区和边缘群体的参与和权利,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实践后果。对传统发展理论的批判、反思和拓展产生了反思型发展理论。其中,发展伦理学、发展人类学、后发展理论等发展理论普遍接受文化相对主义,重视地方性知识,强调微观主体参与的重要性;而能力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实质自由或多元能力的扩展。反思型发展理论是发展理论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5 年 01 期 No.190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国际发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19YJAGJW003)
[下载次数: 5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法学

入罪谨慎与去罪宽宥:现代化视域中的轻罪治理

张杰;

轻罪治理现代化是刑事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轻罪治理价值理性包括刑法谦抑慎重理念、刑法机能二元平衡、刑事政策“轻轻重重”以及刑罚宽和适度等内容。以轻罪价值理性为目标予以衡量,当前我国轻罪治理存在入罪范围过于宽泛、罪名设置相对随意、出罪通道狭窄、轻罪治理过度依赖刑法以及犯罪附随后果严厉等问题。为此,应当围绕入罪谨慎与去罪宽宥的目标,在立法上实现轻罪罪名合理调控、入罪标准适当提升、轻罪行为适度回归治安处罚调整;在司法上发挥程序过滤效应,实现轻罪罪犯处遇宽和,以轻罪记录封存和犯罪附随后果清理实现轻罪去罪宽宥。

2025 年 01 期 No.190 ; 教育部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重大项目“大数据司法权力运用与人权保障界域研究”(24JJD820014); 中南大学“高端智库”项目“数字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问题研究”(2024znzk04)
[下载次数: 1,34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专题

婚恋同构抑或分离:基于年轻人恋爱和婚姻偏好的选择实验研究

吴帆;高旭瑶;

中国年轻一代的婚恋观念正在转型,恋爱与婚姻的同构性被打破,年轻人选择偏好的分化成为驱动婚恋分离的关键因素。基于选择实验法,对431名未婚青年的6825个观测值进行分析,考察年轻人恋爱和婚姻偏好的共性与差异。结果显示:年轻人在无约束条件下对婚恋选择持积极态度;恋爱和婚姻的选择偏好既有一致又有差异,婚恋同构和婚恋分离并存。对方的家庭背景、外在形象和价值观一致性是共同的影响因素,而差异体现在年轻人在恋爱选择上更注重情感满足,在婚姻选择上则更强调经济稳定和住房保障。恋爱与婚姻的选择偏好在性别和恋爱经历等个体属性上呈现群体差异。研究为深入理解当代年轻人从恋爱进入婚姻的决策机制及其变化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2025 年 01 期 No.19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阶段性特征研究”(22BRK012)
[下载次数: 41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商业经济与管理》中宣部首批哲社期刊重点专栏“现代商贸流通”征稿启事

<正>《商业经济与管理》(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从1992年开始,分别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期刊(A类),复合影响因子位居全国贸易经济类期刊前列。一直以来,《商业经济与管理》以栏目为支撑,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和要求,积极回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服务国家重大决策方针,引领学术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2023年,“现代商贸流通”专栏入选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建设名单,成为阐释、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点建设专栏。

2025 年 01 期 No.190 ;
[下载次数: 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文史哲

传统儒家政治的核心理念及其现代启示

华军;

文质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形成源于古人对合理生存方式的深入思考。儒家政治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蕴含深刻而独特的文质观。传统儒家政治视域下的质、文关系主要体现为自然性情与人文政教的关系。“文质中道”是传统儒家政治的核心理念。在此核心理念基础上,传统儒家政治乃体现为一个以礼乐刑政贯穿五伦三纲的人文政教系统。在古今中西交汇的现代政治背景下,系统诠释文质中道的传统儒家政治思想,对于消解现代政治文化发展中“文质对立”与“文质偏胜”之弊、推动人类生活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并主要体现在本乎性情、立乎情理、经纬纲常、德法并行、存敬有畏等五个方面。

2025 年 01 期 No.19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三维会通’模式研究”(19VSZ106)
[下载次数: 10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