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的追求贯穿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今天,它不仅作为一种统合效率与公平的发展概念,更作为一个现代治理体系,涵盖复杂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其核心政策议题包括:以高质量发展突破增长极限、以分配正义优化资源流动、以公共服务赋能个体发展、以区域协调推进空间正义、以精神富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治理看待发展等。共同富裕超越了传统发展型国家和福利国家模式,强调在多元主体协调、多维空间互动及多领域目标兼顾的框架内实现国家与个体、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共同富裕强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消除由制度造成的结构性不正义,是对全球正义价值诉求和制度构想的回应。未来,共同富裕的关键议题包括效率与公平调适的时机与幅度问题,数字技术时代的“新的匮乏”与分配问题,以及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问题等。
460 | 0 | 52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郁建兴,刘涛.共同富裕方略:中国对全球治理的重大贡献[N].学习时报,2021-04-16(02).
[4]万海远,陈基平.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量化方法[J].财贸经济,2021(12):18-33.
[5]罗明忠.共同富裕:理论脉络、主要难题及现实路径[J].求索,2022(1):143-151.
[6]蒋永穆,谢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J].经济纵横,2021(4):15-24.
[7]程恩富,刘伟.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剖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41-47.
[8]胡鞍钢,周绍杰.2035中国:迈向共同富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22.
[9]张来明,李建伟.促进共同富裕的内涵、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J].改革,2021(9):16-33.
[10]李实,杨一心.面向共同富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逻辑与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22(2):27-41.
[11]沈永东,石天琼,毕荟蓉.价值共创:共同富裕背景下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实现逻辑[J].中国行政管理,2024(10):73-82.
[12]张占斌.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内涵、理论与路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6):52-60.
[13]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14]郁建兴,任杰.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政策议程[J].政治学研究,2021(3):13-25.
[15]顾昕.共同富裕的社会治理之道——一个初步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23(1):45-67.
[16]李实.共同富裕的目标和实现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2021(11):4-13.
[17]徐越倩,葛佳楠.共同富裕的制度建构与实践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23(9):4-12.
[18]邹宇春.共同富裕:衡量指标与实现路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268.
[19]郁建兴,刘涛.超越发展型国家与福利国家的共同富裕治理体系[J].政治学研究,2022(5):3-12.
[20]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1]森.正义的理念[M].王磊,李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8-59.
[22]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75.
[23]李实.充分认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J].治理研究,2022(3):4-12.
基本信息:
DOI:10.14134/j.cnki.cn33-1337/c.2025.01.001
中图分类号:D61;F126
引用信息:
[1]郁建兴,葛佳楠,徐越倩.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5,No.190(01):5-12.DOI:10.14134/j.cnki.cn33-1337/c.2025.01.001.
基金信息: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研究”(21JZD01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经验与成效研究”(2023JZDZ036)